源码网_提供网站源码、discuz、wordpress主题与插件和站长教程等资源的下载服务

夏季酷暑哪国人难熬 印度空调普及率仅5%

在去年刚刚经历了史上最热夏季后今年会更热吗?至少目前在部分亚洲国家答案是肯定的。

5月29日,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气温创下了52.9℃的历史最高值。极端高温造成印度211人身亡,甚至在印度大选期间,有多名工作人员因高温死亡。

在家家户户和各大公共场所都安装空调的今天,很难想象人会被活活热死。但事实上,印度的空调安装率可以说低到几乎没有存在感。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正在炙烤着人类社会对财富、对公平的定义

文 | Seni,Paella 图 | 四象设计部

千年最热夏天来袭?

去年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令很多人难以忘怀。《自然》杂志5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,科学家们对比了古老的气象记录和树木年轮,发现2023年北半球的夏天不仅是自1850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季, 其炎热程度甚至可能是两千年来之最。

这项研究还推测, 今年在厄尔尼诺叠加的影响下,很可能与2023年一样热甚至更热。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,这种担忧可能正在变为现实。

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,今年前四个月的平均温度都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,4月份均温比工业化前(1850-1900年)的平均数据高出了1.5℃。

夏季酷暑哪国人难熬 印度空调普及率仅5%(图1)

在一些早早进入夏季的热带国家, 今年的高温热浪格外骇人听闻。泰国、柬埔寨、缅甸、越南等多个南亚、东南亚国家的高温都在刷新纪录。今年4月30日泰国全国77个府中26府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。

在印度,“热死人”并非一种夸张的修辞,而是高温热浪下正在发生的惨剧。

从区域气候来看,每年4-6月都是印度较为炎热的一段时间,但过去10年间,高温季的气温变得越来越难熬。今年印度多地已连续数日出现超过45℃的高温,首都新德里在5月29日甚至测得破纪录的52.9℃高温。

本月初恰逢印度人民院(议会下院)选举, 仅6月1日一天北方邦就有33名选举工作人员中暑死亡 。 气候专家认为,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热浪持续时间更长、更频繁、也更强烈。

热浪来势汹汹,地球变热对人类日常生活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?可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夏天开空调的时间会变长,以及可观的电费账单。不过对于一部分人来说,想畅享清凉可能并不容易。

气候是环境问题, 而对普通人来说,应对气候变化却是经济问题。

空调,不是谁都装得起

面对越来越热的夏天,人们除了少出门多躺平,最离不开的装备就是空调。

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,那时普通家庭还买不到也装不起空调,只供一些特殊单位和部门使用。直到90年代,空调才作为高档消费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。

以北京市为例,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,1995年北京城镇每百户空调保有量为11.8台,也就是说每10户家庭只有1户安装了空调。而2022年,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208台,每户家庭甚至拥有2台以上的空调。

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空调保有量来看,已于发达国家无异,但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,还有上升空间。 2022年中国全国家庭的空调百户保有量为134台, 与日本1人家庭保有量水平接近、但与日本2人以上家庭的保有量水平(2017年:282台/百户)仍有差距。

对我们来说习以为常的家电,在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,其实都是难得一见的稀缺物资。

尤其是在家庭空调普及率仅有5%的印度。根据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同比例换算, 2018年印度每百户空调保有量只有不到20台,大约是中国90年代的水平。

除了印度,欧洲、南非、印尼等国家和地区,空调普及率也常年在10%以下。

大自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但气候变化却让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日益凸显。国际能源署指出,生活在世界上最热地区的近30亿人中只有8%的人有空调,即使在同一国家中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,空调的分布也不均匀。这一点在以贫富差距大而著称的印度尤为明显。

四象通过亚马逊购物网站搜索了部分国家的空调价格,可以看到不论是在美国、法国,还是印度,花费大约3000元人民币左右都可以买到一台像样的1.5匹空调。但是对比当地收入后就会发现,相似的数字代表的意义却可能天差地别。

对比收入,在法国、美国上两周班就能买到的空调, 一个普通印度人可能要工作5个月(每月工作20天计算)才买得起, 这对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十分奢侈。

高昂的费用让许多负担不起的人只能寻找替代品,比如花上一个月的工资买一台老旧二手空调,或是选用更便宜的电扇。

还有一种由水箱、风扇、帘子(或陶瓷管)组成的土空调在当地也十分受欢迎。这种“空调”的原理是让水慢慢流到帘子上,风吹过帘子后会变得湿润凉爽,从而达到降温效果。据报道这样一台土空调售价仅为300-400元人民币,远比空调便宜。

除了空调价格,电力供应也是阻碍人们纳凉的原因之一。

印度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,电力供应却面临极度紧缺的窘境。据新华社新媒体报道,印度目前主要依靠煤炭发电, 煤炭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约74% ,发电技术更新换代慢,电力设施老化严重,发电能力极度有限。

对煤炭发电的过度依赖,不仅使印度容易因煤炭短缺引发供电危机,还会导致 供电不稳、频繁停电 ,连最基本的生活用电都无法保障,更不用说空调这种极耗电的大功率电器了。

四象搜集了全球各主要国家的电价和日收入中位数数据,并粗略计算了他们一天的工资能够买多少电。数据显示, 电力购买力最强的前三名美国、韩国、日本与空调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吻合。

欧洲地区虽然日收入高,但大部分地区电价很昂贵,比如德国、英国、意大利等国家,电价几乎是中国的6倍,美国的3倍,日本的2倍,用起来也是很“肉疼”的。

反观印度,电价单价和中国差不多, 但印度人民的平均收入却让电力成为了一种“奢侈品”

以一台1500W的空调为例,它一小时的耗电量大约是1.5度,那么使用24小时就会耗电36度,而印度居民日收入的中位数仅能购买50度电左右。

算上购买空调的成本,就算每天只使用几个小时,对于普通印度家庭来说也是一笔无法承受之重,只有少部分上层阶级的家庭才用得起空调。

空调安装率的巨大差异,只是全球发展不平衡与财富分配不均的冰山一角。

比这更残酷的事实是,全球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享受来自空调的习习凉风,而我们使用空调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却持续加热着整个地球,使夏天变得更加煎熬。

未来,随着更先进技术的出现,空调是否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普及?是否会有更完美的制冷解决方案,在提升夏日体验感的同时,保护脆弱的地球生态环境?

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lwyhsh.com/xinwendongtai/10840.html

版权声明: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,只供模板演示使用,并无任何其它意义!

联系客服
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
123456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