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码网_提供网站源码、discuz、wordpress主题与插件和站长教程等资源的下载服务

微软砍掉Copilot GPTs并不是个性感的生意 GPTs

日前,大名鼎鼎的微软“砍刀部”再次出手,但这一次遭殃的却是上线仅仅才三个月的Copilot GPTs。在如今AI炙手可热的情况下,财大气粗的微软却选择放弃一个时髦的AI产品,也很快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。

微软砍掉Copilot GPTs并不是个性感的生意 GPTs(图1)

微软方面此次是突然在官网宣布,将于2024年7月10日起正式停止其Copilot GPTs服务,并会在该服务关闭数天内移除所有 GPT(由微软和客户创建)及其相关数据。对此微软给出的解释是,“我们将继续评估消费者Copilot可扩展性战略,并优先考虑核心产品体验,同时继续致力于开发者机会。为此我们正在将GPT的重点转向商业和企业场景,并停止对消费者Copilot GPT的支持。”

上面这段话简单翻译一下,就是Copilot GPTs在消费级市场所取得的成绩没能让公司满意,因此在面向C端的尝试失败后,微软准备转向B端。看到这里,可能有些不太关注的朋友会对Copilot GPTs一头雾水,其实这就是OpenAI在去年秋季推出的GPTs微软版本,这个工具允许付费的Copilot Pro用户构建和分享定制的、针对特定任务的聊天机器人。

微软砍掉Copilot GPTs并不是个性感的生意 GPTs(图2)

关于微软此次突然关闭Copilot GPTs,有不少观点认为微软此举是为了避免与OpenAI进行同质化竞争。然而这种说法其实缺乏现实基础,因为OpenAI和微软并非歃血盟誓的兄弟。但诸如马斯克口中,“OpenAI事实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微软旗下的闭源子公司”也并非事实的真相,目前用亦敌亦友来形容这两家的关系反而更加准确。

虽然从表面上来看,微软是OpenAI的金主,在去年后者的宫斗大戏里也是坚定地支持山姆·奥特曼,而OpenAI也投桃报李,为微软的Bing、Copilot提供支持。但在背地里,OpenAI其实一直在挖微软的墙角、从后者手中争夺企业客户,而且微软也在自研高达5000亿参数量的MAI-1大模型,因此双方早都相当多领域进行在同质化竞争了。

所以真正的问题,在于GPTs本身存在缺陷,它还不足以促成“AI的iPhone时刻”来临。按照OpenAI方面的说法,借助官方提供的GPT Builder工具,GPTs允许用户自定义一个“个人版ChatGPT”,且构建GPTs无需任何技术或编程知识,用户只需使用自然语言就能完成一切。也就是说即便是对软件开发毫无概念,普通用户也能做出AI应用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无论OpenAI还是微软版本的GPTs,其实都更与前几年曾被热炒的“低代码”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是用类似搭积木的方式来借助图形化语言抹平应用开发的门槛。可是在开发一款应用程序的过程中,虽然编程能力确实很重要,但也只是其中的一环,无论洞察目标受众的需求、还是设计应用的可视化界面都是不小的挑战。

说完了开发GPTs所需的技能,再来聊聊动机。普通用户对于大厂试图填平信息鸿沟的尝试不感兴趣,是因为这类人群缺乏开发一款应用程序的动力,并且也已经习惯于消费者的身份,对于成为生产者很陌生。更何况对于一款面向消费级市场的产品来说,Copilot GPTs更是没有找到消费者的痛点。相较之下,企业级市场更关心的是效率,消费级市场则注重的是体验,而Copilot GPTs则可用于提升用户的效率,所带来的体验则并没有比桌面端的软件、移动端的App带来实质性的飞跃。

无论是改进工作流程、还是提升工作效率,消费者其实并不那么关心,而是更关注哪些有趣、新奇的体验。比如不久前突然在小红书爆红的“史上最丑AI生图工具”Remini,在技术力上尽管无法与Midjourney、Stable Diffusion这两大神器相提并论,但凭借着别具一格的黏土画风走红。更早之前的妙鸭相机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,背靠阿里的AI大模型,妙鸭相机做到了比免费绘图工具效果更好、比Stable Diffusion门槛更低,并用差异化体验快速实现了突围。

但遗憾的是,从妙鸭相机到Remini、再到Suno AI都没能逃离被用户“月抛”的命运,真正意义上常青的AI产品其实只有一类,那就是AI伴侣。即便是顶着OpenAI的禁令,GPT商店自上线以来就被各式各样的AI女友/AI男友占据这一现象,显然就很有说服力。而AI伴侣能够经久不衰,靠的就是实现了情绪价值供给的廉价化。

毕竟作为社会性动物,人类需要有人提供情绪价值,但现实却是找到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越来越难,以至于提供情绪价值都变成了商机。在AI伴侣泛滥之前,陪聊、陪玩之类的职业就曾迅速兴起,但是由真人提供情绪价值的效果固然很好,可这种服务并不便宜,所以AI伴侣的出现就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项。相比人类有最低工资标准、AI可没有,因此用机器代替人工就能做到大幅度降低成本,这也是AI伴侣独一无二的价值。

反观GPT商店上的其他产品,它们与同类型的传统App相比则只有量变、没有质变。特别是体现在消费者最感兴趣的娱乐类产品上,相较传统App经过产品经理的无数次调优,GPTs通常只能做到“量大管饱”,但效果却往往一言难尽,无论AI小游戏、还是AI剧本杀都透露出一股粗糙感。虽然习惯于吃精米白面的现代人可能会出于好奇体验一下粗粮,可排除健康因素,想必也鲜少有人会把吃粗粮当成日常。

要不然OpenAI也不会对GPT商店上泛滥、且不合规的AI伴侣视而不见,毕竟要是真的禁止AI伴侣上架,GPT商店可能就空了。如此一来,Copilot GPT叫好不叫座就成为了显而易见的事情,用户通常也只会浅尝辄止。所以微软现在就将这个即便在未来都很难有商业回报的业务砍掉,反而是管理层拥有决断力的一种体现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lwyhsh.com/xinwendongtai/8077.html

版权声明: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,只供模板演示使用,并无任何其它意义!

联系客服
网站客服 业务合作 Q交流群
123456
返回顶部